一日,黎望邀沈麟到御花园赏花。
春日的御花园繁花似锦,蝴蝶翩跹。
两人沿着蜿蜒小径漫步,花香弥漫,好不惬意。
“沈将军,你看这牡丹,开得这般娇艳。”
黎望指着花丛中硕大的牡丹说道。
沈麟笑着点头:“殿下喜爱就好,不过这花虽美,却不如殿下才情动人。”
正说着,不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
原来是几位大臣家的小姐在争论诗词。
其中一位看到沈麟和黎望,忙上前行礼,壮着胆子说道:“听闻长公主和沈将军才情出众,小女斗胆,想请二位品评一下我们刚刚争论的诗词。”
众人围拢过来,将一首新填的词呈上。
词中描绘春日美景,辞藻华丽,却少了几分真情实感。
沈麟微微皱眉,首言道:“词虽工整,却流于表面,未触及人心。”
黎望也轻轻颔首:“沈将军所言极是,诗词贵在以情动人,方能引发共鸣。”
一位小姐面露不服:“长公主和沈将军都是人中龙凤,见解自然不同凡响,只是我等实在难以企及。”
黎望温和地笑了笑:“作诗填词,重在感悟生活,只要用心体会,自然能有所成。
就像沈将军征战沙场,将经历与豪情融入诗句,才更显动人。”
众人若有所思。
这时,天空忽然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落下。
众人匆忙躲到一旁的亭子里。
雨幕中,御花园的景色别有一番韵味。
沈麟望着雨景,诗兴大发:“雨落繁花意未尽,亭中静赏别样情。”
黎望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接着吟道:“愿化清风常作伴,共赏春秋岁月宁。”
两人相视一笑,旁人也纷纷鼓掌称赞。
这场突如其来的雨,不仅没有破坏兴致,反而让众人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待雨过天晴,众人散去。
沈麟和黎望漫步在被雨水洗刷一新的御花园,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
“今日与殿下和众人论诗,实在畅快。”
沈麟感慨道。
黎望微笑着看向她:“有沈将军相伴,每一日都格外有趣。”
此后,类似的聚会越来越多。
沈麟和黎望在切磋交流中,情谊愈发深厚,成了宫中人人羡慕的知己。
自从那次论诗后,沈麟与黎望的情谊愈发深厚。
一天,沈麟收到家书,得知哥哥沈挚恒即将来京述职,心中满是欢喜。
沈挚恒身为地方要员,姐弟俩许久未见,沈麟迫不及待想与他分享在京城的经历,尤其是结识黎望的事。
几日后,沈挚恒抵达京城。
沈麟早早便去城门口迎接,见到兄长的那一刻,眼眶微微泛红。
“兄长,可算把你盼来了!”
沈挚恒笑着拍拍她的肩:“阿麟,你在京城可安好?”
当晚,沈麟在将军府摆下家宴。
席间,她兴高采烈地说起与黎望相识的经过:“兄长,这位长公主与寻常皇家贵胄大不相同,她才情过人又心思细腻,还毫无架子。”
沈挚恒听着,嘴角含笑,眼中满是宠溺:“如此看来,这长公主倒是个妙人,改日你寻个机会,为兄也当去拜会一番。”
没过多久,恰逢黎望生辰。
沈麟精心准备了礼物,还邀请沈挚恒一同入宫祝贺。
踏入宫殿,热闹非凡,处处张灯结彩。
黎望一袭华服,光彩照人,见沈麟前来,眼中闪过惊喜:“沈将军,你可算来了。”
沈麟拉着沈挚恒上前:“殿下,这是我兄长沈挚恒,特来为殿下贺寿。”
沈挚恒行礼:“长公主殿下生辰喜乐,愿殿下福泽绵延。”
黎望微笑回礼,目光在沈挚恒身上稍作停留:“久闻沈大人之名,今日得见,果然风采不凡。”
宴会间,众人纷纷献上才艺。
一位大臣之子呈上一幅寿图,图中黎望被描绘得宛如仙子,众人纷纷夸赞。
沈挚恒却在一旁轻声对沈麟说:“画虽精美,却流于俗套,没有画出长公主神韵。”
这话恰好被黎望听到,她饶有兴趣地看向沈挚恒:“沈大人眼光独到,不知依大人之见,本宫神韵该如何描绘?”
沈挚恒不慌不忙,拱手道:“殿下聪慧仁爱,神韵自在眉眼间的灵动与举止间的温婉,非刻意雕琢所能展现。”
黎望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赏:“沈大人所言极是,这番见解,倒是让本宫耳目一新。”
宴会结束后,黎望单独留下沈麟和沈挚恒。
三人坐在花园亭中,品茶聊天。
从诗词歌赋到民生政务,相谈甚欢。
黎望感慨:“今日与沈大人和沈将军交谈,实乃一大幸事,本宫许久未如此畅快。”
此后,沈挚恒在京城的日子里,三人时常相聚。
沈麟看着兄长与黎望交谈默契,心中暗自欣喜,她从未想过,一场相遇能让自己的生活如此多彩,而这份情谊,也在时光中悄然生根发芽,愈发深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