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两岸双城记

浦江两岸双城记

作者: 伊人初长成

都市小说连载

“伊人初长成”的倾心著卫东建国是小说中的主内容概括:开篇描绘1990年代中国北方一个贫穷山村的面通过兄弟二人在田里劳作、面对干旱天气的焦展现他们想要逃离的原始动父亲沉默地抽母亲偷偷缝补他们出门的衣晚饭兄弟俩正式向父母提出要去上海打工的决夜兄弟俩在院子对着星空畅想未建国想的是攒钱回来盖卫东想的则是霓虹闪烁的大都

2025-11-11 00:21:47
一九九二年的夏天,陈家庄干得像是要冒烟。

日头毒辣辣地悬在头顶,把天地间的一切都烤得没了精神。

田里的玉米秆子蔫头耷脑,卷曲的叶片上蒙着厚厚的尘土,泛着一种病态的灰绿色。

地皮裂开了纵横交错的口子,如同饱经风霜的老人脸上深刻的皱纹,绝望地向着天空张着。

陈建国首起腰,用搭在脖子上的、早己被汗水和尘土浸染得看不出本色的毛巾,胡乱抹了一把脸。

汗水立刻又从他额发间、眉骨上渗出来,汇成小溪,淌过他被晒得黝黑发亮的脸颊,在下巴处滴落,砸在脚下滚烫的黄土上,瞬间就被吸吮得无影无踪。

他抬起头,眯着眼看了看那轮白晃晃的太阳,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鬼天气,再不下雨,今年这季庄稼就算完了。

他攥紧了手里的锄头,木柄被手掌磨得光滑,却依旧硌手。

他一下一下地锄着脚下干硬的土地,动作机械而熟练。

这不是锄草,草早就旱死了。

这只是他发泄焦虑的一种方式,仿佛多锄一下,地里的那点可怜的墒情就能多保住一分。

锄刃磕在土坷垃上,发出沉闷的“砰砰”声,在这寂静的午后传出老远。

不远处,他的弟弟陈卫东也拄着锄头站着,却没他哥哥那份“磨”的耐心。

卫东年轻几岁,身子骨还没完全长开,显得有些单薄,但眉眼间透着一股建国没有的灵动和不安分。

他烦躁地用锄头扒拉着脚下的土,看着那浮土飞扬,觉得嗓子眼也跟着冒火。

“哥,别锄了!

再锄,地都要着火了!”

卫东的声音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清亮,此刻却有些沙哑。

建国没停手,只是闷声回了一句:“不锄咋整?

眼看着苗都死光?”

“死就死呗!”

卫东把锄头往地上一扔,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抓起旁边的破草帽使劲扇着风,扇起的也是热浪,“这破地,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能落下几个子儿?

交了公粮,剩下的还不够塞牙缝!”

这话像根针,精准地扎进了建国的心窝子。

他何尝不知道?

父亲腰腿不好,母亲身体也弱,一家人守着这十几亩薄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他是长子,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从他辍学回家扛起锄头的那天起,就压在了他的肩上。

他不能像弟弟那样抱怨,他甚至不敢细想,只能一天天、一年年地,把自己像钉子一样钉在这片黄土地上。

“少说两句,省点力气。”

建国终于停了手,走到田埂边,拿起那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红字的、掉了不少瓷的搪瓷缸子,仰头灌了几口凉白开。

水是温的,带着一股铁锈味,并不能解渴,但能暂时湿润一下干得发痛的喉咙。

卫东看着他哥被汗水浸透的后背,汗衫紧紧贴在皮肤上,勾勒出结实却略显佝偻的肌肉线条。

他心里一阵发酸,又一阵莫名的烦躁。

他不甘心,不甘心像父辈、像哥哥一样,被这片黄土埋没一辈子。

“哥,我跟你说真的。”

卫东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眼睛里闪着光,“强子前天来信了,说他在上海,一个月能挣这个数!”

他伸出三根手指,在建国眼前晃了晃。

建国瞥了一眼那三根手指,心里动了一下,但脸上没什么表情。

强子是村头李家的儿子,去年跟着包工头去的上海。

“三百?”

建国问,语气里带着怀疑。

三百块,够他们家忙活大半年了。

“三百?

那是去年!”

卫东激动起来,声音不由得提高了八度,“他说现在一个月起码五百!

管吃住!

是在大楼工地上开升降机的,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五百!

建国的心猛地一跳。

这个数字像是一块巨石,投进了他死水般的心湖。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搪瓷缸子,指节有些发白。

“上海……”建国喃喃地重复着这个名字。

那是一个遥远得像在天边的地方。

他从电视里看过,高楼大厦,灯火辉煌,街上的人穿得光鲜亮丽。

那是另一个世界,与他脚下的黄土,头顶的烈日,完全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天地。

“哥,咱去吧!”

卫东抓住他的胳膊,眼神热切,“咱俩都有的是力气,去了上海,随便找个活儿,不比在这土里刨食强?

挣了钱,给爹娘治好病,给家里盖新房!”

盖新房。

这是建国心里最大的念想。

现在住的这土坯房,一下雨就漏,墙皮都掉了好几块。

他做梦都想让父母住上亮堂宽敞的砖瓦房。

“外面……不是那么好闯的。”

建国迟疑着,他习惯了安稳,哪怕这安稳是贫穷的安稳。

未知的世界让他本能地感到畏惧。

“有啥难的?

强子都能行,咱俩比他差哪儿了?”

卫东不服气,“哥,你才二十五,难道真想一辈子困在这山沟沟里?

你不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啥样?”

外面的世界……建国沉默了。

他抬头望向远处,连绵的土山光秃秃的,在热浪中扭曲着形状,像一头沉默的巨兽,把他和整个世界隔绝开来。

风裹挟着黄土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味道他闻了二十五年,熟悉得如同自己的身体发肤。

可今天,这味道里似乎多了一丝令人窒息的东西。

傍晚收工回家,气氛比往日更加沉闷。

低矮的土坯房里昏暗而潮湿,弥漫着草药和饭菜混合的味道。

父亲陈老栓坐在门槛上,一言不发地吧嗒着旱烟袋,烟雾缭绕中,他沟壑纵横的脸更显愁苦。

母亲在灶间忙碌着,佝偻着背,锅里煮着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玉米碴子粥,旁边是一盘黑乎乎的咸菜疙瘩。

饭桌上,几乎没有人说话,只有喝粥的吸溜声和碗筷碰撞的轻微声响。

卫东几次想开口,都被建国用眼神制止了。

终于,在母亲起身要去添粥的时候,建国放下了碗筷。

碗底磕在破旧的木头桌子上,发出不大不小的一声“咚”,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爹,娘。”

建国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清了清嗓子,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我……我和卫东,商量好了。

想去上海。”

话音落下,屋子里死一般的寂静。

母亲的手一抖,手里的空碗差点掉在地上。

她猛地转过头,看着两个儿子,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没能发出声音。

父亲陈老栓拿着烟袋的手顿住了,他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在烟雾后看向建国,又看了看一脸决然的卫东。

他沉默了许久,久到桌上的粥都快凉了,才重重地咳了一声,哑着嗓子问:“……想好了?”

“想好了,爹。”

卫东抢着回答,语气斩钉截铁,“我和哥一起去,互相有个照应。

一定能挣到钱!”

“上海……太远了……”母亲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带着哭腔,“人生地不熟的,听说那边乱得很……娘,没事,有老乡在那边照应。”

建国安慰道,心里却也七上八下。

陈老栓又吧嗒了两口烟,烟雾浓得化不开。

他看了看大儿子那双布满老茧、皲裂的手,又看了看小儿子那双充满渴望和不安的眼睛。

他知道,这穷家,是留不住年轻人了。

鸟要出笼,鱼要入海,拦是拦不住的。

“……去吧。”

最终,他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声音苍老而疲惫,“出去……闯闯也好。”

说完这句,他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不再看两个儿子,只是佝偻着背,继续沉默地抽着他的旱烟。

那明灭的火光,映着他脸上深刻的无奈与忧虑。

母亲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她撩起围裙的一角,默默地擦着眼角。

那天晚上,建国和卫东躺在土炕上,都毫无睡意。

月光透过糊着旧报纸的窗户棂子洒进来,在坑洼不平的土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院子里,偶尔传来几声虫鸣,更显得夜寂静得可怕。

“哥,你怕吗?”

卫东在黑暗中小声问。

“……有点。”

建国老实承认。

他对前路一无所知,肩上仿佛扛着更重的东西——父母的期盼,弟弟的未来,还有自己对未知的恐惧。

“我不怕!”

卫东翻了个身,面朝建国,眼睛在黑暗里亮晶晶的,“我一定能混出个人样来!

让咱爹娘,让村里所有人都看看!”

建国没有说话。

他听着弟弟充满憧憬的呼吸声,心里却像压着一块巨石。

他想的不是“混出人样”,而是下个月家里的开销怎么办,父母的药还能不能接上,地里的活计爹一个人忙不忙得过来……还有,上海,那个传说中遍地黄金也遍地陷阱的地方,会不会吞没了他们这两个一无所有的农村青年?

他悄悄坐起身,借着微弱的月光,看到母亲正坐在外屋的灶台边,就着一盏如豆的煤油灯,一针一线地缝补着他们兄弟俩那几件破旧的衣服。

她的动作很慢,很轻柔,时不时地停下来,用袖子擦一下眼睛。

建国的鼻子一酸,赶紧躺了回去,用力闭上了眼睛。

后半夜,建国披上衣服,轻轻推开门,走到院子里。

夏夜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些许白天的燥热。

他抬头望向夜空,这里的星空,是他从未见过的清澈和辽阔。

银河像一条璀璨的带子,横贯天穹,无数繁星密密麻麻地闪烁着,冰冷而遥远。

卫东也跟了出来,站在他身边。

“哥,你看,那颗最亮的!”

卫东指着天边一颗格外耀眼的星星,“说不定就是上海那边的灯哩!”

建国顺着弟弟指的方向看去,那颗星确实很亮,亮得有些刺眼。

他不知道那是不是上海的灯光,但他知道,在那星光之下,是一个他完全无法想象的世界。

“到了那边,我得先找个稳当的活儿。”

建国像是在对弟弟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力气活就行,得多攒点钱。”

“我要去南京路!

去外滩看看!”

卫东则完全沉浸在幻想里,“听说那边晚上跟白天一样亮,楼高得能戳破天!

哥,等咱有钱了,也住那种楼!”

兄弟二人,一个脚踏实地,规划着生存;一个仰望星空,憧憬着繁华。

他们并肩站在故乡的星空下,站在生养他们的黄土之上,心却己经飞向了那条即将改变他们一生的、通往未知远方的铁轨。

脚下的黄土沉默着,千百年来,它见证了多少这样的离别与远行。

它不言不语,只是用那干裂的缝隙,预示着前路的艰辛与莫测。

夜还很长。

而天亮之后,他们将踏上截然不同的人生旅程。

相关推荐
  • 常梨厉晏舟结局
  • 在哪过去的日子里
  • 厉晏舟棠梨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大结局22集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后续在哪儿看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什么小说
  • 小说女主叫常梨
  • 常梨厉晏舟小说
  • 青峦胭脂痕
  • 破案:被系统诅咒后,秦姐帅酷彪
  • 官途风云宋观潮李福海
  • 江山,从秘书到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