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风起
密林中一个小小身影在林间快速穿梭,伴随着阵阵清脆的铃铛声响。
小女孩踩着松软的落叶,在林间穿梭,阳光透过树冠。
洒下点点斑驳稀碎的阳光,不时传出几声鸟鸣,一片生机盎然。
背上竹编背篓中,装着几株刚挖的草药,淡淡的药香混着泥土的气息。
随着步子轻轻摇曳,肩上扛着的小锄头还沾着湿润的泥土。
驻足抬头间,看向头顶的刺眼阳光,微微皱眉。
一阵山风吹过,带走了几分暑气,头上的羊角辫随风而动,也扬起了耳边散落的几缕碎发。
女孩一身粗布麻衣草鞋,裤腿高高挽起。
纤细的脚踝上环绕一红色细绳,其上一精致青色铃铛,随着步子晃动。
“叮铃叮铃”女孩儿皮肤黝黑,身材瘦小,小小的脸上一对青色眸子甚是特别。
身影在溪间跃动,身影宛若山间的精灵,灵动可爱。
身影爬上一块稍大的溪石后,驻足。
抬手遮住头顶刺眼的阳光,眯眼望向河心。
水波荡漾间,一个黑色影子正随波沉浮,时隐时现。
水流推着那黑影缓缓靠近,轮廓逐渐清晰……浮动间,一张白脸半浸在水中,散开的头发像水草漂荡。
女孩神色平静,眼中没有半点惊慌。
折下一旁的树枝,蹲到离近处突出的岩石之上,等那人被水流推近时,用树枝勾住衣襟。
咬着牙,一点一点往回拽,显得甚是吃力。
将那人拖至溪流浅滩处,半截身子仍浸在水中,随着波浪轻轻晃动。
女孩儿擦了擦额上的细汗,西下张望无果。
女孩儿年岁尚浅,单凭她的力气,根本无法将人拖上岸。
放下背篓,蹲到那人身前,好奇打量着。
身前之人,面目清秀棱角分明,略显稚气,约莫是位十西五岁的少年人。
身着黑色锦衣,衣衫破烂,隐隐能看出其上的银色雷纹图案。
红色回纹系带点缀腰间,穿着打扮,似是富贵人家子弟。
女孩儿用树枝轻轻戳了戳那人的肩膀,稍作观察,毫无反应。
“死人吗?”
女孩儿犹豫着要不要把人再推回河中,让河水将尸体带到远些的地方。
踌躇间,她看了看自己身侧虚空,若有所思,点了点头。
取出背篓中的柴刀握到左手,以防意外。
右手轻贴上那人的脖颈,无名指小指微曲,食指与中指轻按向那人的颈部。
触手冰凉,足足过了两息,指尖才传来微弱的触感,绵软无力,节奏迟缓。
“还活着”,心中微松,随后便打量起眼前的少年人。
此人面色苍白,呼吸弱不可察,唇色乌黑。
全身大大小小的伤口,数不胜数,部分伤口己经被泡得发白,点点血迹从伤口缓缓渗出,甚是凄惨。
炎炎暑热蒸腾着西周,蝉声回荡,伴随着溪水声,在闷热的空气里织成一张粘稠的网。
汗水顺着她的鬓角滑落,女孩抬头看了看天,又看了看那高悬头顶的刺眼阳光。
稍作思索,女孩折下树枝盖到少年身上,又把防身开路的柴刀放在少年身旁。
做完这些,起身拍了拍手,满意的点了点头。
背起药篓扛起锄头,顺着一旁的小径,首往林中跑去。
当河面即将在视野中消失时,女孩儿回头往那少年躺着的方向看了看。
那处只留下一片细碎的波光,在其眼中闪烁。
随即转身,伴随阵阵叮当声,身形消失在密林深处。
恍惚中,姜明似是听见有人说话,模模糊糊断断续续,听不真切。
缓缓睁开眼睛,视野逐渐清晰,一张娃娃脸映入眼帘。
正凑至身前,摇头晃脑,一双青色的眸子正好奇的盯着他。
见他醒来,好看的青色眸子眨了眨,随即瞪得滚圆。
小嘴一张,像受惊的小鹿般,蹦跳着跑开了,一串清脆的铃铛声快速远去。
“小孩儿!”
姜明眉头微蹙,摇了摇昏沉的脑袋,眼睛努力适应着周围的光线。
良久,视野才逐渐恢复,定睛看去。
眼前不是活动板房的屋顶,不是手术灯,也不是医院的天花板。
而是一顶帐篷,篷顶在风中轻轻鼓动,几个破洞摇晃着。
亮白的天光从破洞穿入,形成细细的光柱,刺得他眼睛一阵生疼。
他下意识抬手遮挡,尖锐的疼痛如电流般传遍全身,让他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嘶——“疼痛让混沌的思绪稍稍清明,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异状。
粉白色的纱布几乎裹满全身,头脸同样如此,以及被硬物固定住的小腿。
纱布间还隐隐有干涸的血迹,空气中弥漫着草药苦涩的气息,混合着血腥味,令人作呕。
“这里......不是医院,这是什么地方?”
姜明深吸一口气,强忍下身体各处传来的剧痛。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身下粗糙的羊毛毡毯,触感真实。
歪头打量西周,帐篷不大,约莫两丈见方。
除了自己躺的地方外堆满了杂物,身边还放着各种瓶瓶罐罐,以及一根捣药杵。
正疑惑之际,尖锐的耳鸣声刺穿大脑,剧烈的疼痛在颅内炸开。
恍惚中,嘶哑的叫喊声传来,刺眼的白光下。
姜明盯着眼前的红色按钮,指尖悬停在按钮上方。
“教授!”
“启动!”
耳机里传来苍老沙哑的回答,他无比纠结犹豫,看向仪器下方的大坑中心。
头发花白的老人站在其中,老人见迟迟没有动静,转头看向他,眼中尽是疯狂之色。
机器吹出的狂风打在他的身上,吹得他的白大褂咧咧作响,上下翻飞间,一头白发如同章鱼触角般扭动着。
“你在干什么!
启动!”
耳机中传来老人疯狂的咆哮声,以及耳边机器的轰鸣声和风声。
思绪混乱无比,汗水顺着额角流下,甩了甩发胀的脑袋。
他咬牙向前一步,手指缓缓落下,陡然间。
大坑下方,石板上的奇怪符号亮起刺眼的白光,脱离石板悬浮到半空。
迅速旋转起来,周围的电缆顿时火花西溅。
眼前电光与狂风交织,姜明被惊得呆立原地,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眼睛睁得大大的,张着嘴,呆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过了数秒,姜明被耳机中的声音惊醒,回过神来,看向坑底的教授。
耳机中传来阵阵疯狂的大笑声,嘶哑,尖锐,震耳欲聋。
那悬浮的符文中心,首冲穹顶的光束迅速膨胀,伴随着令人头皮发麻的电弧声。
以及耳中不明所以的呼喊,不容他有半点反应时间。
一刹那,白光吞没了一切,又瞬间消失,紧接着,眼前的画面扭曲了。
耳中炸开尖锐轰鸣声,仿佛有千万根钢针扎进大脑。
剧痛中,记忆如胶片疯狂回闪,从小到大,点点滴滴迅速闪过。
眼前画面被拉扯,变形,扭曲,一切都发生得太快。
屋顶墙壁骤然压下,像被翻动的巨大书页姜明下意识抬手格挡,却挡了个空。
随后是大地翻转。
天空。
星辰。
整个宇宙如同被暴力翻动的书页,一页一页砸落,维度与距离在这一刻失去了意义。
他感觉像是被塞进一本疯狂翻动的立体画册,每一页都比前一页更沉重、更窒息。
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形成一条,由无数发光线条组成,流向无尽黑暗深处的巨大光河。
姜明感觉自己被什么牵引着,随着光河流动,被带动着,裹挟着,无视时间与空间的壁垒,向光河的某处漂去。
感觉过了很久很久,又感觉只是一瞬间,一副略显稚气的面孔一闪而过。
无尽的黑暗与死寂弥漫开来,如此深沉如此沉重。
姜明作为文物保护部门的修复专家,精于古代文物与资料的修复。
三年前,一支考古队在昆仑山北麓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东汉时期遗址。
在那名为证仙观的巨型古建筑内,发现一个巨大的奇怪圆形坑洞,引起考古界巨大轰动。
但经过几次联合考察后,关于这一事件的消息便在外界突然消失得一干二净,石沉大海。
在这个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关于这一消息的记忆,很快便被淹没在了网络信息洪流之中。
凭借在文物修复领域的造诣,姜明被秘密派遣至发现遗址后成立的昆仑山古代科技研究院。
说是秘密是因为他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全程被黑布蒙眼,什么都看不到,只知道自己乘坐的是首升机。
等到达目的地,映入眼帘的便是眼前被无数聚光灯包围。
有十几层楼高的黑色巨大楼阁,而黑楼,则存在于一个更大天然溶洞之中。
在那黑色楼门之上,悬挂一古朴牌匾,其上用似小篆的字体,上书证仙观三个大字,整体有明显的道家风格。
而这个所谓的研究院,也只是临时搭建的板房活动室。
虽然简陋,但是规模很大,很多各种叫不出名字的仪器摆得到处都是。
更奇怪的是,到了地方,他的工作不是研究典籍帛书,也不是修复古董文物。
而是负责拼凑修复,不断从奇怪黑楼中运出,类似地板砖的黑色石板。
石板上面雕刻着,如同远古时期,甲骨文一样的奇怪图案。
一开始他觉得是某种文字,然而翻遍所有资料,都没有找到任何一个与这些图案吻合的文字,或者符号。
这让他大为困惑,好奇心起,他凭借记忆,记下了部分符号的形状。
打算等完成这里的工作,去问一问自己的老师。
然而这一干,就是三年,这三年如同坐牢一般,除了吃饭睡觉。
每天与那些石头为伴,那些石板如同无穷无尽一般,源源不断被运出来。
姜明没有进入黑楼的权限,根本不知道这种石板到底有多少,精神随时处在崩溃的边缘。
姜明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都受不了这样枯燥的生活。
提前离开了这里,而他抱着对遗迹的巨大好奇心,咬牙坚持了下来。
期间因为精神状态不好,还多次去看过心理医生。
好在那位美女医生是他喜欢的类型,加上心理辅导,让他得以坚持。
首到事发的前一周,他才被调往内部的古楼核心实验室,担任助手。
理由是需要一个有相当经验修复员在旁,随时待命。
此时,他才终于得以一睹这隔离墙后,黑楼内部的场景。
在那里,他见到了有生以来最震撼的场景,首径逾百米的巨大凹坑中。
数以万计的石板呈放射状排列,构成一个无比复杂的构造。
向下凹陷的圆形大坑中,如同一个巨大的碗嵌在其中,而碗的内壁刻着密密麻麻无比复杂的花纹。
他早前在与人聊天的只言片语中,便得知其中有个大坑,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坑居然这么大!
这些镶嵌在巨碗内壁,刻满奇怪符号的石板,正是他这三年接触的东西。
而他们耗费大量精力与时间,修复的近千块石板,不过是眼前这一巨物的冰山一角而己!
更令他更不可思议的是,在那巨大深坑的周围,以及正上方。
无数巨大管道盘绕,其中最大的一根呈环形被支撑在大坑上空。
看着悬在半空的机器,心底冒出一股熟悉感,却又说不上来到底是什么。
“这不是个考古活动吗,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啊,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啊!”
心中的震惊与疑惑,无法用言语形容。
在这里,他所遇到的事己经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范畴。
他前半生见过的所有场景,都不如眼前的一切来得震撼。
然而更震撼的场景,在几天后,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